廉政建设
2008医院廉洁建设回顾
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行业历来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点行业。建国以来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白求恩精神”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是医疗卫生行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时期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九十年代后期,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精神文明做了精辟的阐述,表现在医疗卫生行业就是医德医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以“强化服务意识、更新服务观念,改革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理念。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市场秩序的不规范,在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形成一些潜规则,对医疗队伍构成腐蚀,2006年以来开展的专项治理活动,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围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荣辱观是新时期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医院党委紧跟党中央的路线精神,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党委工作的核心工作认真抓紧抓好。总结起来,党委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廉洁文化建设:一是领导班子层面;二是党员干部层面;三是广大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方法上:一是加强学习和宣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二是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三是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四是做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
一、在领导班子层面,1988年制定了《医院关于近期在廉政建设做几件事的决定》,规定私事用车按公里交费,客饭按标准执行,陪客主动交粮、钱,在任用干部和涨工资问题上涉及到自己和配偶、子女、家属时都主动回避。1994年以后是我院发展史上重要时期,“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是医院的中心工作,医院的经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提高素质,医院党委举办 “经济转型期的领导本质和素质”讲座,修订了《党政班子约法四章》、《领导班子成员抓党风责任制》、《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院内廉政监督员学习汇报制度》和《院外监督员征求意见制度》,并由党、政、工三方面人员成立了群众监督岗,广泛征求医务人员和患者意见,以加强监督制约、增强自律意识。2000年后,医院改制。在这种形势下,党委加强了班子人员的学习,如学习中纪委五次会议明确的《六项规定》、《廉洁准则》、《四准八不准》和中纪委四中全会确定的 “五条规定”。2006年以来,构建“党风建设、廉洁从业全方位监督体系”是党委廉洁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医院首先建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领导的“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和“构建党风建设、廉洁从业全方位监督体系领导小组”,为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结合工作实际,医院制定了《关于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安排意见》、《北京仁和医院关于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和《北京仁和医院构建党风建设、廉洁从业全方位监督体系的实施办法》,并组织人事部、财务部、采购部、党委工作部等相关重要部门制定了本部门《构建党风建设、廉洁从业全方位监督体系的实施办法》。这些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的制定细化了从业程序,认真规范了医务人员廉洁从业行为,为党风建设、廉洁从业建立了系统的实施和监督体系。
为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医院还加强对班子成员的监督工作,每年对班子成员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进行群众性评议,评议的内容:一是总体评价;二是对领导班子成员在履行工作职责方面的评价;三是敬业精神、思想及工作作风、联系群众、清正廉洁方面的评价;四是对班子集体及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医院改制后,班子成员的选任是通过三年一届的股东和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是对班子成员最好的民主监督和民主检验。对涉及医院管理经营的重大事项、包括“三重一大”的决策,坚持集体决策或按规定程序提交股东和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这些都从体制上保证了对领导班子有效的监督与制约,使得班子成员的廉洁建设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
二、对党员干部层面;1988年在党员中开展了争优创先活动,制定了《争优考核标准》,以促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990年进行了党员重新登记工作,同时利用多种形式深入抓好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如学习李鹏《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讲话,观看《奋斗者足迹》、《钱感》等录像带,听潘兴兰等先进事迹报告会,参观《全国监察机关打击贪污受贿》展览,对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党纪教育。对党员干部及管钱、管物、管人的重要岗位、重点部门的人员突出权力观、价值观的教育。规范了《医院财务制度》严格实行医疗服务收入和赝品收入分开核算、分别管理,防范违规违纪现象。2000年以来以“三个代表”、“三讲”为内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将“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贯穿于党风党纪教育。“七一”时期组织党员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观看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组织阅读《支部生活》并举行知识竞赛,组织党员到农村搞利民活动,到森林公园搞党日活动,通过活动使党员更加热爱党,热爱企业,热爱医院。2005年的“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从思想根源上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医院还设立了廉洁柜,将患者送给医务人员的礼金放在廉洁柜中展览,对党员群众进行教育。 如辽宁的一位病人,先后在外院等地都没有得到理想的治疗,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我院眼科做眶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手术,临进手术室前,还不太放心,手术中取出一个鸡蛋大的血管瘤,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病人视力完全恢复正常,效果非常理想。为表示感谢,病人家属把一款新产品“孔雀手表”送给眼科主任,眼科主任两送两退,临出院前,病人偷偷将手表放在了主任的抽屉里,眼科主任向党组织报告后,最后把手表作为陈列品放进“廉洁柜”以教育职工。送礼的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来华工作的苏联雅克飞机制造厂女工程师丹娘,在医院做B超检查,对B超室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为表示谢意,将一瓶香水送给医生,在推辞不下的情况下,香水放到了廉洁柜。
三、对广大医务人员:近20年来,医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先后制定了《医院医德医风规范》,《医院行业作风管理规定》、《医务人员上岗要求》、《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公约》,购买了《九讲医德教育》录像带,结合医院工作对医务人员提出“患者第一”、 “把病人当亲人”、“微笑服务”等要求。还开展服务大讨论活动,“一切为了患者,患者在我心中”,把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标准挂在墙上,让患者监督工作。各科配备了党风监督员,形成了党风和廉政建设监督网络,在医院的醒目位置设立了意见箱,各科建立了意见本,聘请了12名院外监督员,对医务人员的廉洁状况和医德医风进行监督。
2000年后针对社会上不正之风比较严重,院党委不仅加强了医德医风建设的宣传,在中层干部会、党员大会和职工大会上反复传达中央、市委有关廉政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还制定了一系列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和措施,如《科室规章条例》,《职工内部待业暂行规定》、《致病人的一封信》、《出院病人评监卡》等,让医德医风建设有章可循。医院“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分别按季度和半年听取一次汇报,各科设立了《意见本》,院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不定期进行检查,随时收集病人意见,并及时在中层干部大会上进行反馈。院内还设立了安抚奖,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医务人员进行表彰。
2006年在专项治理工作中,深入开展医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查处商业贿赂典型案件,把建立防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作为工作的核心。建立了《构建党风建设、廉洁从业全方位监督体系实施办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医务人员廉洁行医若干规定》、《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管理暂行办法》等。认真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增加了大厅计算机查询终端,收费价格发生变动及时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提高收费透明度。药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药品费用清单,住院处提供住院收费清单,病房为病人提供一日清单,让病人在我院得到明明白白的消费。在科室目标管理中,明确建立了药品费用控制指标和医保住院病人费用控制指标,努力降低病人平均费用水平。
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管理方面,狠抓制度建设,强化监督与管理,充分发挥药事管理委员会的职权和管理力度,坚决落实所有药品品种一律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的原则,定期对临床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检查,发现不合理情况,及时进行品种调整。对特殊医用耗材的使用凡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的品种一律按照中标品种目录进行采购;对尚未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的品种,坚持集体审议,集体把关,用制度管理规范人们的行为观念。
另外对财务制度建设也认真加强了各项管理,从采购审批、证件审核、物资验收、入出库管理等几个方面严格把好审核关、进货关、质量关,把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落实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效遏制各种不正当的交易行为。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和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有效预防经济犯罪和各种形式的违规违纪行为发生方面仍然存在漏洞,是党风建设的长期任务,我们将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相关科室
更多
专题视频